受访人士指出,单向竞价为全国碳市场注入更具活力的交易机制,也标志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在市场化定价与规范化运行方面迈出新的一步。
近日,上海环境(601200)能源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环交所”)公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启用单向竞价交易方式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宣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启用单向竞价交易。该方式可以采用统一价成交或者申报价成交的成交价格模式,并设置最小申报数量和价格限制,每周多个交易时段。受访人士指出,单向竞价为全国碳市场注入更具活力的交易机制,也标志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在市场化定价与规范化运行方面迈出新的一步。
利于促成合理碳价
据了解,单向竞价交易方式是国内外成熟交易市场较为常见的交易方式之一,目前已基本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模式,总体风险可控、可行性较高。相较于此前的挂牌协议交易,单向竞价究竟有何不同?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解释:“此前是买卖双方协商确定价格,更强调个体交易意愿的匹配性。而单向竞价交易改变了这种模式,是在竞价结束后,根据一定规则形成成交价格,符合条件的申报就按这个价格成交。在规定价格区间内,以申报价格和申报时间进行排序,并遵循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也就是买方中出价高、出价早的先成交。”
李志青认为,这种竞价交易方式对市场而言,能减少因个体溢价差异导致的价格波动,让价格更好地反映整个市场的供需情况,更加稳定。
南华大学碳中和与核能发展创新研究院院长张彩平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较挂牌协议交易在流动性不足时易受大单冲击引发的价格跳涨,统一价成交模式通过买方队列自上而下匹配可抑制个体扰动,同时申报价成交模式允许卖方对不同买家差异化定价,在保障价格底线同时兼容需求异质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差异化设计也让碳价更加合理。“这种机制革新显著强化了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统一价聚合市场最高接受度,确立碳配额公允价值基准,使价格更精准反映市场供需。申报价通过以买方申报价成交,释放细分市场需求弹性。二者协同可提升价格形成的效率与公信力。”张彩平说。
据上海环交所介绍,目前在我国7个地方试点碳市场中,单向竞价在市场调节等场景已有较多应用基础。现阶段全国碳市场面向重点排放单位启用单向竞价交易方式,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相关规则、工作流程,提升管理能力水平,为后续开展市场调节、质押处置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降低企业隐性交易成本
《公告》规定,意向卖出方单笔单向竞价最小申报数量应当不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意向卖出方可以选择竞价日期前1个交易日指定年度碳排放配额的收盘价或者收盘价的-10%作为底价。意向买入方最高申报价格不得超过竞价日期前1个交易日指定年度碳排放配额收盘价的+10%。
李志青称,单向竞价交易设置申报数量门槛和价格限制,短期内可能会使卖出企业的小额交易需求无法通过单向竞价成交,减少单向竞价的交易频次;价格限制会约束价格自由波动,可能使希望通过价格大幅变动获利的参与者难以进场。“但也正因如此,长期来看,这些设置有利于防范市场操纵和投机,维护市场公平稳定,进而可能提高双方参与意愿。”
“相较于协议转让的分散协商,对卖出企业设置较高的门槛将小型企业排除在外,主力卖家集中于大型企业,便于释放配额供给,并促使谨慎报价,抑制投机行为。”张彩平解释。
交易方式发生变化,对市场参与主体会有何影响?上海环交所方面介绍,在交易市场中,企业在信息获取、价格谈判、筹措资金等环节会产生一定隐性交易成本。单向竞价通过提前向市场发布公开竞价信息,使得意向买入企业有更多时间根据竞价信息做好交易前的内部报批、资金筹措等各项准备。对于单笔数量较大、询价难度较高的交易需求,通过竞价方式,有利于降低议价成本,提升交易效率。
不过,李志青认为,企业要在竞价中占据更有利位置,还需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进行市场分析和预测。“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交易策略、加强市场研判,提升成本控制能力,长期来看,会降低企业的整体负担。”
铺就未来发展路径
作为全国碳市场交易机制新举措,单向竞价的推行既适配当前国内市场实际,也为未来发展预留了空间。
“我国碳市场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对碳交易的认知度并不成熟,单向竞价方式设置一些申报的数量门槛、价格门槛,有助于降低企业风险,也符合我们当前市场处于创新阶段、保障市场活跃度的目的。接下来,我国碳市场需探索碳衍生品,比如推出碳期货、碳期权等衍生品。届时,与单向竞价交易机制相结合,企业可以管理好风险,同时也能增强碳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功能。”李志青说。
“未来我国碳市场优化升级还需分阶段突破:目前我国碳市场强调作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中期应逐步强化碳市场的金融属性,激活配额调节能动性,开放2026年前配额跨期存储权;长期则需重构分配逻辑,依托单向竞价方式开展配额有偿分配,实现碳收入反哺产业转型的闭环。”张彩平建议,后续还需加强碳市场顶层设计,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配额有偿分配比例及跨部门监管权责;此外,还要建立大数据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异常交易,稳定储备机制,动态调节配额流动性。
上海环交所方面表示,当前启用的单向竞价交易方式适用于重点排放单位之间的交易活动,对所有交易主体适用,全国各地方、各行业之间的重点排放单位均可参与,满足各行业对配额的不同需求,进一步提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活力,完善碳价形成机制,推动碳排放配额流动和高效配置。“目前,已有重点排放单位向上海环交所提交单向竞价委托申请,预计于7月中旬组织首场单向竞价交易。未来,上海环交所将持续通过线上线下(300959)多渠道开展单向竞价宣讲和培训,进一步提升各行业企业的单向竞价交易能力。”
文丨本报记者 林水静
配资正规网上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